廢膠回收|綠在區區營辦商憂回收商坐地起價 成本恐每月增逾4萬

社會

撰文: 黃小冰

發布時間: 12 小時前

最後更新: 3 小時前

分享:

分享:

「綠在區區」營辦商擔心若中央收膠計劃補貼取消,營運成本恐增。(梁偉榮攝)

「綠在區區」營辦商憂慮,若無中央收膠計劃補貼,回收商定「揀客」及「坐地起價」,「回收商最後只能打劫我哋」。據本報推算,回收量較多的營辦商,未計運輸費,每月成本已可增逾4萬元。

雜膠多議價能力較低 收費更高

據環保署統計,中央收膠現覆蓋49個綠在區區回收網絡、910個「綠綠收」服務涵蓋的公私營住宅。有綠在區區營辦商透露,環保署未有諮詢或通知他們有關中央收膠計劃的未來發展,但近月有聽聞中央收膠計劃將會取消,有承辦商亦預告之後將收處理費,並陸續有回收商報價,普遍報價每噸雜膠收約2,500元處理費,運輸費需另計。

營辦商指,據其了解,回收商現為非中央收膠計劃覆蓋的綠在區區收集廢塑膠,每次普遍收約1,000元運輸費及處理費,但回收商報價卻高一截,「現時唔使錢(幫我哋收膠),你問我就當然覺得(該報價)唔合理。」又指︰「如果政府(額外)補貼俾我哋,我哋再俾回收商,我無意見;但政府唔俾錢,回收商最後只能『打劫』我哋。」

該營辦商稱,現時雜膠約佔所有回收塑膠的一半,提到回收量較低,雜膠又佔多的綠在區區,向回收商議價的能力亦會較低,屆時只會被收取更高的費用,因回收商定根據利益優先選擇量大或「貨靚」者。

本報翻查中央收膠9區綠在區區上載至社交平台的最新季度報告,其中以「綠在寶林」的廢塑膠回收量最高,今年第二季有逾150噸;其次是「綠在二陂坊」及「綠在堅城」。

屋苑回收擬叫停 拒做蝕本生意

以「綠在寶林」為例,當季回收約150噸廢塑膠,即平均每月50噸,若按上述一半雜膠的比例及每噸2,500元的處理費計算,每月就要支付6.25萬元處理費,而扣減回收商以每噸800元向營辦商「購入」具價值的廢塑膠,即相當於約2萬元,營辦商未計運輸費,每月便已要實付4.25萬元,成本難免上升。

另外。中央收膠承辦商現時亦會直接替部分屋苑收集廢塑膠,劉財記紙業董事長劉耀成直指若市場化,將暫停有關服務,「無理由做蝕本生意,派架幾千公噸嘅車去收幾十公斤(塑膠)」,也質疑綠綠收能否覆蓋所有屋苑。

環保署未正面回應若改為市場主導,會否增加對綠在區區的資助,僅指綠在區區營辦團體會繼續負責收集各區的非工商業廢塑膠,及將之交給下游回收商,並會繼續為區內包括參與先導計劃及綠綠收的公私營住宅,提供上門回收服務;又指隨着社區回收網絡完善及已推出的減廢回收約章等,料可進一步提升家居廢塑膠回收量。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中下學試題免費下載】  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食物安全超市大搜查】  【職場智慧求生術】